我常对学生们说:中医虽没有精密仪器,却能洞悉体内气血的运行奥秘。这话,正是我的恩师多年前传授于我。
犹记二十余年前,跟师坐诊,恩师总爱指着药柜说:“这些草药,是天地赋予我们调和生命的密码。”
如今,我传承着恩师留下的医案与经验,运用他教的方法,帮助众多高血压患者摆脱困扰,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是去年接诊的一位患者。
图片
患者是一名 48 岁的建筑工人,被高血压折磨了三年之久,收缩压经常飙升至 160mmHg 以上,舒张压也在 100mmHg 左右徘徊。
他自述长期高强度劳作,饮食不规律,还常常熬夜,经常感觉头晕目眩,像踩在棉花上,脑袋昏沉,胸口发闷,偶尔还伴有耳鸣。平时脾气也变得暴躁,稍微不顺心就想发火,夜间睡眠质量极差,多梦易醒。
观察他的舌质暗红,舌苔黄腻,脉象弦数。看着他粗糙的双手紧握着血压检测单,满脸焦虑,我赶忙安慰道:“别担心,这病能治,交给我!”
于是,我为他开出药方:天麻 15g、钩藤 30g(后下)、石决明 30g(先煎)、黄芩 12g、栀子 12g、川牛膝 15g、杜仲 15g、桑寄生 15g、益母草 15g、夜交藤 30g。(每个人体质不同,实际运用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辨证)
服药效果如何?患者服用三日后反馈,头晕症状有所减轻,睡眠也稍有改善。第七剂服完,他惊喜地说胸口不再那么闷了,情绪也稳定了许多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复诊时,脉象趋于平缓,我在原方基础上加了夏枯草 15g,以增强清肝泻火之力。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治,他的血压逐渐稳定在收缩压 130 - 140mmHg,舒张压 80 - 90mmHg。
这方子看似普通,实则蕴含三层精妙医理:
一、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 —— 平肝潜阳息风
肝阳上亢是高血压常见病因,患者长期劳累、情绪波动,恰似 “肝火上炎”。天麻平肝息风,为治眩晕之良药;钩藤清热平肝,与天麻配伍,增强息风止痉之效;石决明质重沉降,专入肝经,能平肝潜阳,三者联用,如同给上亢的肝阳按下 “降速键”。
二、黄芩、栀子 —— 清肝泻火除烦
患者舌质暗红、舌苔黄腻、情绪暴躁,皆因肝经郁火旺盛。黄芩、栀子苦寒清泄,能直折肝火,消除烦躁、耳鸣等不适症状,使体内火热之邪从下而解。
365站群三、川牛膝、杜仲、桑寄生 —— 补益肝肾、引血下行
“肾为先天之本”,肝肾亏虚则肝阳易亢。川牛膝既能补益肝肾,又能引血下行,使上逆之气血回归本位;杜仲、桑寄生补肝肾、强筋骨,从根本上改善肝肾不足的状况,如同为身体打下稳固根基。益母草活血调经、利水消肿,夜交藤养心安神,共同辅助主药发挥作用。
常有同行询问治疗高血压的诀窍,其实并无神秘秘方,不过是遵循 “平肝潜阳、清肝泻火、补益肝肾” 的原则。治疗高血压,要像细雨润物,看似轻柔,却能从根源上化解病症。
注:此方需经专业医生辨证使用,脾胃虚寒者慎用,孕妇禁用。
医生寄语图片
我是中医张志强,临床工作多年,擅长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、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脑血管常见病症和疑难杂症,师承周立华教授状态医学,精准组方。
善于运用外祖父杨毓书教授(四大药王之一解郁丸的发明者)“ 活血祛瘀重在温阳益气这一理论,预防与调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患者。帮助过无数患者摆脱心脑血管疾病的折磨,也完全理解患者看病的不易。
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以上这些问题,可以把情况给我说说,我会帮你辨证分析,制定最适合你的调理方案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