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品 | 搜狐健康
作者 | 吴施楠
编辑 | 袁月
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,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,控制癌症风险因素。作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种,肺癌及高检出率的肺结节在宣传周期间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。
365站群近日,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举办的 “2025年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宣教及义诊活动” 上,该院胸外科、肿瘤内科、放疗科及护理团队组成“多学科诊疗(MDT)专家团”,为百余名病友进行了义诊。
图说 / 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为患者义诊
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告诉搜狐健康,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普及,肺结节检出率显著增高,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也能被精准识别,但这也引发了大家的 “结节恐慌”。
实际上,筛查出的肺结节中,真正恶性的比例很低。大部分肺结节属于良性,癌变风险较低,但这部分人群,即便被告知结节风险低,仍然会焦虑,担心未来可能的癌变,从而陷入“切与不切”的两难选择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“以往,我们的医疗资源主要聚焦于恶性肺结节患者,体现在为他们制定严密的手术和复查方案,但大量良性肺结节人群的需求却常被忽视。如今,这一群体正日益成为临床医生的重点关注对象,其医疗需求也在逐步得到响应与满足,针对他们的科学干预和管理水平正持续提升。”张毅说。
基于此,宣武医院胸外科提出了肺结节分层管理模式。据张毅介绍,对于可能为恶性的结节,考虑通过“随访观察-穿刺活检-微创手术”的阶梯式策略进行管理;而对于考虑为良性的结节,可在长期的随访过程中,结合炎症微环境调控、传统医学调理等多种手段,有望实现部分结节的稳定甚至消失。
目前,宣武医院胸外科已经与北京市卫健委、北京市体检中心及相关企业展开密切合作,探索出多种有效干预措施,为化解 “结节焦虑” 提供了科学路径。此外,张毅及其团队也在坚持倡导建立区域性肺癌筛查数据库,推动早癌识别标准化。
图说 / 宣武医院多学科团队为患者义诊
活动现场,宣武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钱坤、张培龙、姚舒洋及护士长张静涛分别从肺癌诊断技术和外科治疗、肺结节的全流程管理、放化疗误区及术后康复实战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科普介绍,为公众带来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实用价值的健康知识分享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