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结节肿块病症
疏肝消瘰丸
国医大师熊继柏
图片
图片
结节肿块病症是以人体全身范围内出现硬结、肿块,聚集有形,单发或多发,患处或胀或痛,或无痛为特征的疾病,临床上包括甲状腺结节、乳腺结节、淋巴结肿大等病症。
病性均属癥瘕积聚范畴;
病机为肝气郁结、痰瘀阻滞;
治疗大法以疏肝为主,辅以软坚散结、化痰活血;
疏肝消瘰丸是熊继柏临床自拟经验方,由柴胡疏肝散与消瘰丸组成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组成
玄参10g,浙贝母30g,生牡蛎30g,白芍10g,
川芎5g,柴胡10g,香附10g,炙甘草6g,
枳壳10g,郁金10g,青皮10 g,当归6 g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方 解
柴胡善于疏肝解郁,用以为君;白芍养血柔肝、香附疏肝止痛、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为臣,共同和畅肝经气血;枳壳、陈皮理气行滞为佐;炙甘草为使药,调和诸药;诸药合用,共奏疏肝行气、活血止痛的作用。
消瘰丸由玄参、煅牡蛎(醋制)及蒸浙贝母组成,出自清代程钟龄《医学心悟》,具有清热化痰、软坚散结的功效,主要治疗肝肾阴亏、痰火凝结之痰核、瘰疬等症。疏肝消瘰丸由以上两方相合组成,临证时根据病情可加入当归、郁金、橘核、青皮等药物,具有疏肝理气、软坚散结的功效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加 减
一是加重方中某些药物用量。如重用浙贝母、牡蛎加强化痰散结之力,如痰火盛时常重用浙贝母至30 g以上;郁结明显时重用青皮、郁金、香附等气药;瘀血明显时重用川芎、三棱、莪术等活血之品;正虚时加用黄芪、当归等扶正药物。
二是与他方合用。常用合方包括三甲散、金铃子散、丹栀逍遥散、十味温胆汤等。
如为加强散结之力,常合用三甲散;
为增强疏肝活血之功,多合用金铃子散;
郁结化火,则配以丹栀逍遥散,或在此基础上佐以桃仁、红花等活血之品;
气血亏虚兼痰热盛者,则加用十味温胆汤;
湿热壅结者,多合用四妙散等清热利湿剂。
临床实践中,结节肿块缠绵难愈,病程较长,消除较慢,医者首先应该沉心静气,帮助病人建立接受长期治疗的信心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