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中医儿科单海军!
今天要聊的这味止抽方,那可真是比金子还金贵,打老辈儿上传下来百十年,就没失过手!
别看小儿抽动症现在让不少家长愁得慌,其实中医里早有对付它的妙法,尤其是恩师传给我的这张方子,专克孩子频繁眨眼、耸鼻子、耸肩、浑身抽动的毛病。
图片
365站群我跟随恩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了7年中医,老人家是北京有名的儿科圣手,一辈子扑在儿科上,经他手看好的抽动症孩子数都数不清。
他最常说的就是,孩子抽动甭慌,多半是肝风内动、脾胃失调闹的,关键得找对平肝熄风、健脾安神的药。
当年跟着他在诊室抄方子,十个抽动症孩子有八个都用一个方子调好了。
图片
他开方里必有的,就是天麻、钩藤、茯苓、山药这几味,搭配起来就像给孩子身体搭了座“稳心桥”,风止了、脾健了,抽动自然就消了。
讲个真实案例。
去年来了个6岁的小男孩,妈妈一进门就掉眼泪,说孩子最近3个月跟变了个人似的,先是不停眨眼睛,后来肩膀也跟着耸,上课还老是“吭吭”清嗓子,老师说他故意捣乱,孩子委屈得饭都吃不下。
图片
刻诊:我瞧着孩子舌苔薄白、脉弦细,手摸他小肚子还有点胀。
辨证:明显是肝风夹痰、脾胃不和。
就按恩师的经验方,天麻、钩藤,茯苓,山药,再加上炒白术、陈皮,让家长每天煮水给孩子喝,交代千万别凶孩子,饮食得清淡。
第一次复诊(10天):孩子眨眼次数少了,能安静坐半小时了;
第二次复诊(20天):耸肩和清嗓子基本没了,小肚子也不胀了。
我让继续调了两周药方,加了点酸枣仁帮孩子安神,前后总共一个半月。我常给家长说,孩子症状消失后,不要着急停药,一定要再巩固一段时间,不要再复发。
半年后随访:孩子抽动完全消失,停药3个月没有再复发。精神状态很好。
如果你家孩子有这些情况:
频繁眨眼、皱鼻子、耸肩、清嗓子,或者老是控制不住扭脖子、踢腿,脾气还急躁,睡觉不踏实,吃饭没胃口,舌苔老是白腻腻的,都可以找我来辨证。
我干了20多年中医儿科,看了无数的抽动症孩子,见得越多,就越发觉科普太重要了。
今天,我把恩师传的这些法子给家长们讲讲,是希望家长们少走点弯路,让孩子们少遭罪。这也是我在平台分享抽动症知识的初衷。
咱中医看小孩病,讲究的就是个耐心调、慢慢养,别急慌慌的,找准根了,病自然就好得快。
温馨提醒:每个孩子的体质和病情不同,中医调理需要因人而异。文中分享的方子,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,切勿擅自套用,以免贻误病情。
#抽动症##中医##家长必读##孩子##育儿##科普#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