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养生,最流行的莫过于滋补气血。然而,一些女性朋友在滋补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,尽管服用了大量阿胶、红枣、桂圆、红糖、当归、四物膏等滋补品,面色反而更加憔悴,精力愈发萎靡,甚至出现上火、长痘、嘴角溃烂、口干舌燥、便秘等症状。
这实际上是“虚不受补”——滋补方法不当,身体经络不通,无法吸收,反而越补越虚。
那么,是否就不需要滋补气血呢?事实并非如此。
滋补气血也有其顺序,就像建造金字塔,需先打好基础,再层层递进,最后才到达滋补品的阶段。
首先,减少气血的消耗。
减少那些耗损气血的活动,气血自然能够恢复大半。
365站群你是否曾思考过自己气血不足的原因?
若是饮食规律、睡眠充足、情绪稳定、适量运动,那么这样的人通常会气血充盈。反之,经常熬夜、内心焦虑、压力过大、生活作息不规律、饮食不节制、喜好冷饮、常吃外卖、不当减肥或过度运动,这些行为都在消耗气血。因此,减少气血的消耗,就是最好的滋补。
图片
其次,清理体内淤堵。
气血不足的根源常常在于淤堵。许多人中焦不畅、四肢冰冷,上身热下身寒,简而言之,就是一个“堵”字。
全身气血运行不畅,滋补的阿胶、红枣等无法在体内循环。
这种淤堵不仅是痰湿脂肪,也可能是血液中的阻塞。
从中医角度看,气血不足即是阳不入阴,血液并非减少,而是淤堵不通。
因此,补血前应先活血化瘀,促进血液循环。
可以食用山楂、玫瑰花、益母草、洋葱等食材,同时,睡前泡脚,有助于疏通肝经。
接下来,养护脾胃。
要想气血充足,关键在于脾胃的健康。
脾胃是气血生成的源泉,只有脾胃健康,气血才能源源不断生成。若脾胃虚弱,运化功能差,即便摄入再多滋补食物,也无法转化为气血滋养五脏,反而可能在体内堆积。
养护脾胃可以多吃茯苓、山药、芡实、莲子等食材,以及黄色入脾的食物,如小米、南瓜等。如果脾胃受损,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当的中药方剂,如归脾汤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最后,真正开始滋补气血。
这一步骤也不可急躁,不能一上来就大补,否则可能导致气血再次淤堵。
只要前几步做好,减少消耗、清理淤堵、养护脾胃,即便正常饮食,气血也能逐渐恢复。
滋补气血首先应补气,因为气能生血。
气不足的血就像一潭死水。很多人误以为少吃可以养气血,但实际上是少吃而精才能养气血。食物的“气”要足,才是滋补的关键。那些吃了不觉得饿、能提供力量的食物,才是气足的食物。比如,与薯片相比,家常饭菜的饱腹感更强
气足的食物通常是自然生长、未经深加工的,如五谷杂粮等根茎类食物,以及应季新鲜的果蔬。
此外,还要养好心、肝、脾之血。因为心主血脉,肝藏血,脾统血。红色食物入心,如红枣、红糖、枸杞、龙眼、花生衣等。
《本草求真》中提到,龙眼既能补脾固气,又能保血不耗。黄色食物入脾,甘味食物也入脾。红糖甜味可补脾,红枣皮红肉黄,既入心又入脾。红枣蒸熟后食用,更加平和易消化。
黑色食物入肾,如黑芝麻、黄精、阿胶等,肝肾同源,肾水充足可以滋养肝木,有助于补血。冬季要养气,应适当懒散。
冬季主藏,气血不足的人不宜做剧烈运动,因为剧烈运动非常耗气,会导致脏腑气不足。气血虚弱的人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,如八段锦、太极拳、五禽戏等,以通血脉、和脏腑、利筋骨、养精气神。适当的懒散,如早晨晚起,晒晒太阳,都是补充阳气的良好方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